11月10日,悟恒法师以平实的言语开示《金刚经》给咱们的修学启示,教训学人在日常日子中落实修行,根据《金刚经》修炼八种心,为群众寻求夸姣日子、成果满意人生指明晰方向。
一、往常心
【尔时,世尊食时,着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次序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】
像佛这样具有大才智、超凡脱俗、德高望众的人,其往常日子与一般和尚并没有两样,也要自己化缘,自己洗脚,吃完饭就打坐歇息,全部都是那么的往常。按说,佛陀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,有这么多的护法,假如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,他身边的弟子必定很愿意供养他。可是佛陀没有这么做,这是佛陀慈善,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,并且一马当先,将真理介绍给世人。
真实的真理就在最普通之处,就在最往常的事物之上,普通到极点,亦是巨大到极点。真实的圣人都是于普通处见巨大,在往常中修行而体悟境地。正所谓“人间莫若修行好,全国无如吃饭难”。
《金刚经》告知咱们,要具有往常心,所谓穿衣吃饭便是道,往常心是道。真的往常心便是心止于至善,而不是坐卧不安,便是不计较输赢,镇定自若,便是洁净而温文,宽恕而镇定。
一个人只需安住自己的心,不论他在做什么,打坐也好,走路也好,吃饭也好,你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份安静、吉祥与安闲。
二、安靖心
【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?】
《金刚经》提出降伏其心,便是要降伏咱们内心中不安靖的烦恼要素,也是整个佛法要处理的问题。
一个人若没有安靖的心,给他再多的名声和财富他都不会满意。比方社会上有很多人,经过努力买房买车,衣食无忧,日子宽余,却偏偏疼不安著,非要跟那些坐拥豪宅豪车的人比较,感觉自己一无可取,整天闷闷不乐。
咱们之所以感到苦楚烦恼,是因为咱们心中有太多的愿望。一旦愿望得不到满意,便会感到烦恼,自卑,苦楚。既使愿望暂时完成了,又生怕会失掉或许又有了更大的愿望。因此,咱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,永无出头之日。
释教以为,一念之间,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。佛要大加修行,根本便是要“善护念”,也便是要让这些烦恼“住”,要“降伏其心”。好好的掌控好自己的心念,想方设法把自己各种胡思乱想的主意停下,各种想法止住了,由此发生的各种苦楚天然也就消失了。是心是佛,是心做佛。
三、贡献心
【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,行于施舍。】
【所作积德行善,不该贪著。】
说到施舍,应当是忘我的不求报答的,施舍后就忘掉这件事了。并且施舍的时分,要三轮体空,只要这样,才干修得积德行善满意。
关于他人的给予,咱们要抱着感恩的心去接受和报答他们,人有感恩的心会让这样一个国际变得越来越夸姣,在这个人间,任何一个人都在为他人支付,一起每个人都在接受他人的支付,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感恩。
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,或许说自己一无全部,没什么好施舍的。
其实,一句温暖的问好,一片诚挚的爱心,一个美丽的浅笑,任何自己觉得能够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拿来施舍,勿以善小而不为,当施舍成为习气,你会从他人的高兴中得到更大的高兴。真实的给予是不求报答的,这才是真实的施舍,真实的贡献。
无财七施
《杂宝藏经》中,所劝于世人的 “无财七施”:
一者,眼施:常以好眼视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人,不以恶眼看人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,得清净眼,未来成佛,得天眼佛眼,名第一大福报。
二,和蔼可亲施:于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人,不以凶眉恶色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得妙色相,未来成佛,得金色身,是名第二大福报。
三,佳言施:于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人,出柔轻语,无粗恶语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得妙辩才,所出之言,人皆欢欣,信受奉行。未来成佛,得四辩才,是名第三大副报。
四,身施:于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修道之人,起迎礼拜,于全部人处,常怀恭顺谦逊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,得端正身,长大身,人见人敬身。未来成佛,如大榕树,无有能见顶者,是名第四大福报。
五,心施:虽以上述四种办法行供养,而心不和蔼,不名为施。好心和蔼,和蔼功深,是名心施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,得明净心,不痴狂心。未来成佛,得全部种智心,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。
六,床座施:若见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人,为铺床座请其安坐,乃至以自己所用安泰座位,请之安坐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,常得显贵七宝床座,未来成佛,得师子法座。是名第六大福报。
七,房舍施:于爸爸妈妈师长及全部人,请于自己全部房舍之中,得行来坐卧,予以欢欣安泰。是人往后,捐躯受身,得天然宫廷舍宅。未来成佛,于全部时得宝莲花座,是名第七大福报。
以上七施,全由心作,均不损财,皆得大福报。
四、无相心
【凡全部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】
【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】
从大千国际到微尘,从国家到家庭,从感情国际到物质国际……无一例外,皆是缘由所生,并随条件之改变而改变,没有永久不变的。
人生就像一场电影,有跌宕起伏,有惊涛骇浪,有阳光灿烂,有暴风骤雨......而让咱们的心也生起了爱恨喜怒,随境而生,随境而灭。最终傻傻地发现,咱们当了一辈子的艺人,随剧情而扮演,从来就没做过真实的我。
当你脱离国际的那天,回头再看自己的终身,你还会要自己的孩子必定得考得最好、学得最好;自己必定要干得最好、成绩要最棒;自己必定要住得比人高级、穿得比人美丽、吃得比人丰厚、出行也比人奢华;他人伤了你,必定要以眼还眼吗?你寻求终身、执着终身的东西,你却什么也带不走。
今日爱你、疼你、恨你、伤你、怨你、摧残你的人和境,该来的让它们来,该去的就让它们去。不去执着,你才知道你仍是你,你没有被它们牵着走,这样你才做回了一个真实的你。
五、取舍心
【如来常说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。法尚应舍,况且不合法?】
对佛法也不能执着,要像竹筏子相同,过了河就放弃掉,对佛法是这样放弃,人间常识、经历更不用说了,这才是真实的万法皆空。
咱们不要满意于已有的常识和经历,应该不断开辟自己的视界,从前有助于咱们的旧的思想体系该扔掉的也要扔掉,才干不断打破自我,得大安闲。
有些人以为释教是消沉的,忧虑一旦学佛会失掉进步心,因此不敢走近释教,其实这是对释教的误解。从尘俗含义上说,进步心是功德;从释教视点看,进步心相同被必定。
佛的原意是要咱们进步而不执着。进步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,有某种向上的寻求。但咱们在寻求过程中,成功了,我很光荣,如果失利,就觉得没面子,这便是对成功的执着和过火在乎。
想要进步而不为所累,就有必要要有空性的才智,认识到全部都是缘由所生。惟有这样,才干逾越对现象的执着,心无所住,在积极进步的一起不失安闲。
六、无住心
【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该住色生心,不该住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】
当今年代是一个物欲涌动,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盛行的年代,有些人不再议论人生、抱负、国家、社会,而是更多地议论电影、股票、服饰、美食、足球、明星等等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的国际,享用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力。可是,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,陷溺于拜金主义的狂潮,然后导致精神家园的丢失。
《金刚经》的“无住”心,能够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,使其坚持澄明心性。面临波澜壮阔的物欲大潮,有必要以金刚般若大才智切断物欲,才干将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圆的光亮清澈之境。
人除了物质日子,还要有充分的精神日子,精神上的充分才是真实的富有,精神上的满意才是真实的美好。《明心宝鉴》言:“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根香。世事静方见,情面淡始长。”
七、无我心
【曩昔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】
那么为什么现在心也不可得呢?佛说过,一念之中有九十起生灭,以风驰电掣之快,尚不能比。心念的生生灭灭,当你意识到的时分,心念就渐渐的变成了曩昔。这便是“现在心不可得”。
咱们之所以无法放下执念,是因为咱们总是执迷于曩昔心、现在心或许未来心。执着于虚妄的心念,咱们天然也就无法取得心灵上的超逸。
“曩昔心已灭,现在心无往,未来心未至”。三心不可得,便是叫咱们放下关于曩昔、现在以及未来的执着。不执着于三心,才干看得开,才干放得下,才干轻轻松松,才干了无挂碍。所以知三心不可得,解高兴缚,放下执着,方能身心轻松。
八、随缘心
【全部有为法,如空中阁楼。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】
人生如梦,苦乐如空想,胜败如朝露,荣华富有如浮云,功利如水月镜像,世界间万事万物瞬间变幻,无时无刻不在改变,人也不过是天地间仓促的过客,怎能永久地留住自己最喜欢的东西?天地间万物,人只要暂时的使用权,哪有永久的全部权?
一个人若能领会到全部万法的实质皆缘生缘灭,看透自我、苦乐、功利、美色等,人间万物之心便会生起,这样就能逐步理解凡事不用过于执着,应以随缘的心态干事。
顺境时爱惜眼前全部,以杰出的机缘去成果工作,活出美好的人生;窘境时安然地面临、接受、化解人生中的各种困苦,仍然能笑对人生,活得轻松、安闲。
如此,不管顺窘境,一个人都能安然面临人间的悲欢离合、冷暖冷热,逾越胜败、荣辱和得失,乃至存亡,随缘而行,无住生心,便能领会人生的大才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