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抱琵琶半遮面,是国画美学的一个重要准则,它和留白相同,恰如其分的运用,会起到料想不到的作用。
有一个咱们熟知的小故事:宋代的徽宗赵佶喜欢书画,常命题考画家。有一次考试,主考官出的标题是“深山藏古寺”。众位画家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,有的把古庙画在森林深处。庙,有的画得完好,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……主考官一连看了许多幅,都不满足。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分,有一幅画深深地招引了他,他再细心打量了一番,便连连允许称誉,说:“好,好,这才是‘魁选’之作呀!”
那幅画好在哪里呢?好就好在构思奇妙,深知半藏半露之法。那位高超的画家,根本就没有画庙。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,一股清泉飞流直下,跳珠溅玉。泉边有个返老还童的和尚,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流倒进桶里。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,就把“深山藏古寺”这个标题体现得宛转深邃极了。和尚挑水,当然是用来烧茶烧饭,洗衣浆衫,这就叫人想到邻近一定有庙;和尚垂暮,还得自己来挑水,可以幻想到那庙是座破落的古庙了。庙一定是在深山中,画面上看不见,这就把“藏”字体现出来了。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,更切合“深山藏古寺”的题意。那个挑水的和尚既是粉饰,又是指示,既是藏又是露。其高深之处在于诱发观者的无限遥想,让观者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抵达作者的意指而取得审美快感。
调和一致的“藏与露”,更能拨人心弦,撩动人心!更能让人感受到欲遮还羞的宛转之美!更能为读者供给一个的审美幻想空间,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幻想,然后体会其间。
藏露之法有全藏全露,有半藏半露。露要露得恰当,藏要藏得奇妙,处理得好,不仅能添加画面层次,并且有隐有显,宛转有韵,耐人寻味。
花鸟画一般将主体画在暴露的方位上,遮挡宾体部分,使宾主清楚,这是常用的办法。
还有将主体全藏起来,如“深山藏古寺”,只画一个和尚挑着水向山上走,而不画古寺,观者经过画面联想体会画意。
其三,主体安置在主位,将其部分藏在宾体之中,有露有藏,称为半露半藏。
藏露还要经过墨色深浅、真假、形体比照 ,既能使主体闪现,又能“意不浅露,语不尽头”,使观者探隐寻厅,增加极大的意趣。
我国园林艺术常使用藏景的办法奇妙布局,招引游客曲径寻幽。有时打破常规,将宾体画在主位,却将主体安排在边角上。这种布局极考究技巧,假如处理欠好很简单喧宾夺主。
要使其形象杰出,除了选用上边讲的一些方法外,还可以终究靠宾体的动势,或经过各个宾体的摆放进行暗示、扶引,将观者的视野引到主体上来。
花鸟画和其他艺术相同,贵曲忌直,最怕一目了然。清代画家任伯年常选用半藏半露的方法,藏得天然,安置奇妙,新颖别致,十分值得咱们学习和研讨。
(部分文字摘自杨乾亮等作者文章)